“会昌酱干独具特色,香辛软嫩,美味可口,无论大人小孩都对其青睐有加。”近日,会昌县文化馆精心组织两项非遗美食项目,积极参与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届客家非遗奇妙夜活动。此次活动,既是该县扎实融入闽粤赣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力举措,也是对该县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所获丰硕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
活动期间,会昌县参展的市级非遗会昌酱干制作技艺和县级非遗酸枣糕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吸引众多游客纷纷驻足品尝、拍照打卡。这两项非遗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老少皆宜的口味风格成功出圈,引得大量游客前来购买,并深入了解相关制作技艺。会昌县倡寿牌酱干厂负责人刘天文表示:“正因为有非遗美食这个亮点,我们的酱干销售情况非常好。”
据了解,这两项非遗美食各具特色。会昌酱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清嘉庆年间便被列为贡品。其制作工序繁杂,用料扎实,口味以香、辣为主,营养丰富,加之食用方式多样,深受群众喜爱,全县年生产酱干总量达2000余吨,年产值超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北京等30多个省市。而会昌酸枣糕采用古法制作,原材料取自深山老林的野生酸枣,打出果胶后经发酵加工、烘烤而成,酸甜可口,绵甜香醇。
会昌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振荣表示,将继续围绕“创新融合、活化利用、共建共享、文化惠民”等方面做好非遗文章,坚持文旅融合,不断擦亮“文旅+”特色品牌。积极推动“非遗产业化”,通过开展“非遗进展区”“非遗进课堂”“非遗在社区”等特色平台,持续打造“非遗大餐”,真正让非遗“说话”,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特约记者刘兆春 通讯员刘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