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旅游

擦亮乡村山水游亮丽名片——信丰龙井湖印象

来源: 赣南日报
2024-01-03 08:31

  来到信丰县的龙井湖,只见湖水碧波荡漾,湖畔花开艳丽。远望群山逶迤,近观鱼鸟翔集。湖光山色间,啁啾鸟鸣唤醒了粼粼波光,也唤来了热爱山水的各地游客。

俯瞰龙井湖。 

  据《信丰县志》载:“龙井水库位于县城东37公里的大桥镇龙井村。属大桥河上游,主河长29.2公里。集雨面积140平方公里。1969年11月20日开工,1975年5月基本完工,1982年全部竣工。县水利局设计施工,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库。1977年进行保安加固处理。” 

  兴建水库后清水漫过,自然形成了一些岛屿,浑然天成,精美巧妙,“大珠小珠落玉盘”,造就了一方胜景。水面周围重峦叠嶂,群山起伏,植被繁茂,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绝妙山水画卷。围绕龙井湖的金盆山原始森林,空气中拥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天然氧吧,也是人们度假休闲养生胜地。树的翠绿、水的清澈、沙的细软、风的柔和,给成千上万的游客留下难忘记忆。 

  登临龙井水库大坝,纵览水库风光,湖面视野宽阔、碧波千顷,浩浩渺渺如绿锦、如绸缎,像宝石、像翡翠,让人见之眼清目明、心灵沉静。一阵山风拂过,微波粼粼,湖水在阳光下脉脉含情。在湖上泛舟,犹如在画中游行。湖水在船舷流溢,缓缓悠悠,似倾诉着心曲。有湖鱼偶尔趋鳍竟跃,激起游人一阵惊喜,倏忽惊沉水底,不见踪迹,给湖水增添了无限生机。水之一隅,有垂钓者,抛出细长的钓竿,悠然自得享受湖的静美,水的清冽,鱼的可爱,营造着一份淡淡的闲逸。 

  在龙井湖碧波上泛舟,湖光潋滟间品两岸青绿。“鸡心石”“洋鼓潭”“湖心岛”等诸景神采各异。“洋鼓湖”形似葫芦,两侧山峦草木葱茏。传闻先前河神曾在此处击鼓以迎龙子,故得此潭名。每遇下午湖风渐起,潭中便“烟雾”升腾,微波撞击潭边发出“咚咚,咚咚咚”的清脆悦耳鼓声。此时白鹭、灰雁、野鸭以及其他水鸟也成群活跃起来,有的贴水面飞行,有的时隐时现,鱼儿也欢悦畅游,湖面顿时热闹起来,“烟雾”直至次日清晨才会消失呢。

  湖面之尾,有一突出水面的小山包,因四面环水而得名“湖心岛”。该岛形似一叶小舟,岛面宽阔平坦,可野炊,可露营,可休闲,是游湖歇脚的好去处。盛夏之时,不妨逃离闷热,来到充满诗情画意的龙井湖,沐一缕湖风,寻一方清凉。

  在龙井湖景区,湖水碧波荡漾,两岸满目苍翠。游客坐竹筏或游船赏四季美景,远处清澈的水面上,已有零星几只水鸟在悠闲觅食,如同水墨画般,引得游人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拍照,好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山水画卷。

  徜徉在水库岸边的休闲小道,眼前禁不住浮现出44年前父辈锄挖肩挑手推,挥汗如雨的修筑水库劳动的热闹场面。1969年隆冬,当地数千农民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雪白的霜冻,浩浩荡荡走到了龙井村,扑到荒无人烟的山涧沟壑和各个施工地段,过去峰峦叠嶂、冷壁清寒的龙井山间地头,顿时成了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战场”。坚硬的黄土和血肉之躯开始碰撞,千军万马战龙井,在浩荡的治水兴水实践中演绎了一幕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壮阔诗篇。如今,那些曾参加过龙井水库建设的老人们,讲述起修筑水库身边故事,无不津津乐道,神采飞扬。 

  人在乡间走,如同园中游。这正是龙井湖的魅力所在。龙井湖四周野花的香气和林间的清风遍拂山川田野。这里极其独特的自然肌理,形成独有的乡村生态格局。人们望得见群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同时还注意挖掘民间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使得乡村景观绵延悠长。

  取自龙井湖清冽可口的泉水,为“大桥豆腐”推波助澜。“大桥豆腐”素来以水嫩、味美、鲜亮等诸多特色闻名全县,蜚声赣南、享誉全省。以大桥豆腐为原材料,可以做出数十道豆腐菜肴,让人们享受“豆腐宴席”的美食大餐。近年来,大桥镇青光村乡村大力发展豆腐规模生产,提升科技含量,推动农文旅融合,在振兴点还专门成立了集观光、休闲和豆腐制作、品尝、销售为一体,突出地方特色元素的竹林豆腐坊。如今该豆腐坊出品的“大桥豆腐”已成为大桥镇发展乡镇经济与集体经济N多业态之一。

  龙井湖天然生态的清泉水,给大桥镇蔬菜基地添砖加瓦。地处大桥镇青光村蔬菜基地地块平整、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条件得天独厚,交通运输优越。该基地规划设计占地近300亩,计划建设大棚25个,大棚面积近200亩,得龙井湖水的天然优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平台集中供销,实现了“基地+合作社+菜农”运作模式,村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走专业化经营的新路子。该村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基地周边村民及部分来大桥陪读的家属领种积极性高。大桥镇持续发挥产业、交通、区域优势,确保创办基地有市场前景、能增产增收、可持续发展。

  龙井湖千重浪花润泽大桥人民,给广大村民带来福祉。“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大桥镇中塅村山水田园结合体示范点,占地面积3000多亩,主要内容包括“三山、三水、两田园”。已建成连片1000亩双季稻种植、优质高产的粮食基地,大棚200亩、露天100亩高标准蔬菜(莲子)示范基地,以及连片300亩油菜示范基地。“诗酒”田园立于东河东畔“三角洲”地带,占地30余亩,依托优美自然生态和田园文化、水竹幽廊、水木年华、忘忧园、桃花源等生态景观区,着力擦亮乡村山水田园旅游新名片。

  龙井湖是大桥的耀眼明珠,也是信丰县城区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清澈甘甜的天然湖水,通过35公里长,深埋于地下的巨大涵管,源源不断地流向县城,流入居民家里。信丰县水利局、大桥镇以河为脉,找准定位,立足现实,结合“河长湖长制”工作,推进龙井湖生态涵养区建设,加大水源涵养保护力度,确保了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

  走进大桥镇大桥村老圩的禾溪村小组,犹如走进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连绵不断的山峦,古树参天的原野,清澈晶莹的溪流,古朴典雅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时见成群的游客在河畔流连,在“禾溪楼”前留影。大桥村宛如一个秀丽的大花园。禾溪村庄的禾溪水在龙井河的下游,这里古树掩蔽两岸,虬枝傍水,盘根依河,溪水弯处,有许多草滩,蜿蜒如柔美、清秀的女子,撩拨人心。而潺潺的河水且流且唱,小浪花在“叮咚、叮咚”击越乱石,如佩环齐鸣。“穿木桥、绕亭榭、冲水轮、落堤坝”,哼着小曲流泻出一道风光秀丽的河道景观,让人油然而生出些许清静而远离尘嚣之感,让人们看到了一幅碧草连天、青山浩渺、生机勃勃的醉美大桥、大美禾溪画卷。 

龙井湖一角。 

  近年来,信丰县坚持“补水、治污、防洪、发电”相结合,“水动力、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清淤、疏浚、维修”相结合,“水库建设、文旅研学、科学探索”相结合,开展生态综合治理,水质全面改善,水生生物种得到有效恢复。湖内,粼粼的细浪与成群的鸟儿相映成趣;岸边,绿树成荫,蛙鼓虫鸣,一幅“乡湖相依、共生共融”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以水为笔绘就美丽生态环境新画卷,我们要让一条条河流、—座座水库成为惠泽百姓的幸福河、安全水。”信丰县水利局局长肖荣说。

  “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龙井湖,青山环绕,空气清新,属一级水质、一级空气,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龙井湖水质含丰富的钾、钙、钠、镁、偏硅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呈弱碱性,有利于人体健康。龙井湖用春水之丰沛、夏水之温润、秋水之明净、冬水之澄明,源源不断的清泉水滋润着信丰县城的千家万户。高品质的水资源走进了居民的美好生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龙井悠悠入诗画,绿水青山解乡愁。龙井湖,既是一首典雅的盛唐名诗,雄浑不失秀美,庄重不失灵动;又是一阙婉约的宋词佳作,唯美而雅致,浪漫而绮丽。(王历瑞 文/图)

[责任编辑: 李喆]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