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要闻

关于《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的说明

来源: 赣南日报
2025-04-24 08:36

关于《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的说明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立法计划安排,《赣州市献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2024年立法调研项目,已列为2025年立法审议项目。《条例》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起草,市司法局负责审查。现就《条例(草案讨论稿)》起草审查情况说明如下:

  一、立法背景

  随着医疗需求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公众健康意识提升,无偿献血工作面临新挑战,例如供需矛盾凸显、激励机制不足、宣传动员不够等。2024年,我省出台《江西省献血条例》,明确延长献血年龄、设立“无偿献血宣传月”等创新举措,为地方立法提供了上位法依据。我市作为省内人口大市,需通过立法衔接省级要求,细化献血组织动员、献血者优待政策及血液安全管理等内容,进一步压实政府责任、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公众参与”的献血工作格局。因此,制定《条例》是破解当前献血工作瓶颈、保障血液安全供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通过立法,可系统固化实践经验、强化制度刚性、提升治理效能,为我市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二、起草过程

  2024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形成了《关于开展赣州市献血条例立法前期调研的报告》,转市政府研究。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市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小组起草了《条例》初稿。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立法主导作用,推行“抱团立法”工作模式,市人大相关专工委联合市司法局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立法进程,先后6次组织起草小组、法律专家、相关部门单位召开文稿讨论会、座谈会。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各方意见和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了《条例(征求意见稿)》。2025年3月,市卫生健康委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书面征求了意见。3月18日,市政府副市长连天浪主持召开起草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听取相关单位意见,协调相关分歧。3月28日,市卫生健康委经过修改完善,形成《条例(送审稿)》呈送市政府审查。同日,市政府批转市司法局立法审查。市司法局收到《条例(送审稿)》后,按程序在市政府官网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

  在市人大相关专工委的提前介入、全程参与下,综合多次征求意见和座谈会情况,市司法局会同起草小组进行了会商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讨论稿)》。4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七十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条例(草案)》。

  三、主要内容及特色

  《条例》不设章节,共20条,主要分为总则性条款(第1-3条)、政府及部门单位职责条款(第4-8条)、献血规定条款(第9-12条)、献血者权益及相关法律责任条款(第13-19条)、施行日期条款(第20条)等。《条例》的主要特点有:

  (一)在立法形式上突出“小快灵”。以解决献血工作中部门职责不清晰、保障经费不到位、相关措施不明确等实际问题为切入口,采用不设章节、只列条款的形式。在内容上尽量不重复上位法,整合吸收其他城市的好做法。

  (二)厘清政府和部门单位职责。《条例》立足赣州实际,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公众参与”的献血工作格局。在省献血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政府职责,明确了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自然资源、发改、财政、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教育等其他相关部门以及中心血站、医疗机构的职责。

  (三)细化了组织、宣传献血工作的规定。《条例》明确了年度献血方案的拟定和组织实施、相关单位的宣传职责。在省献血条例的基础上增加六月为我市献血宣传月的规定,设立了医务人员、国家工作人员、教职工和高等学校学生献血活动季,引导相关人员率先献血、相关单位组织开展集中献血活动,为树立社会新风尚做表率。同时对建立献血应急预备队、开展应急献血演练及组织应急献血等作出规定。

  (四)增加了献血激励措施。《条例》明确了献血者用血优惠、用血费用报销与核销、优待规定、表扬措施、献血激励措施等。如:对在本市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及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个人,除享受“三免一优先”优待措施外,还可免费享受一次由居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在本市当年度献血两次以上的,享受下一年度本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以及公立医院停车场所停车首停四小时免费的优待。明确规定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当年度献血两次以上的,其下一年度的个人参保费用由所在地县政府财政部门代为缴纳。《条例》还规定高校对参加献血或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及参加献血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可以给予德育学分考核加分和适当补贴。市政府应当每年度对在无偿献血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五)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为规范用血秩序,《条例》在用血费用报销条款中(第十四条)明确血站、医疗机构未按规定核销用血费用的,由卫生健康部门责令整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职或履职不当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对伪造亲属关系、使用虚假材料骗取用血减免等优待的,除追回经济利益外,依法追究个人及单位责任。

  专此说明,请予审议。

  

  相关链接:《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责任编辑: 黄春华]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