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客家人文

多彩非遗闹元宵

来源: 赣南日报
2025-02-14 16:18

  元宵佳节,宁都大地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此交融碰撞、璀璨绽放,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田头镇妆古史巡演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田埠乡东龙村的村民们手捧茶篮灯在祠堂内祈福。

  宁都是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润沃土,有着“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称号,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博物馆”,现今有10个省级、38个市级和142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宁都的非遗种类繁多,如石上添丁炮、灶头灯、桥帮灯、扛灯,东山坝兔子灯、扛灯;田头妆古史,固村鲤鱼灯,还有洛口高排游扛灯,大沽古教花灯,翠微街道的刘坑竹马灯舞……这些花灯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宁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载体,蕴含着当地群众的智慧和心血。

石上镇曾坊村村民高高举起添丁炮,寓意“添丁添福”。

东山坝镇1.8米高的扛灯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石上镇的桥帮灯,包含了灯彩和剪纸艺术。

  蛇年的元宵佳节,宁都的非遗民俗在各地上演,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宁都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通过闹元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宁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余书福 特约记者曾嵘峰 通讯员曾宇芳 钟院兰 文/图)

[责任编辑: 邱晓玲]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