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客家文论

赣南客家名贤——钟谷

来源: 赣州社科
2024-09-13 16:31

赣南客家名贤——钟谷

钟建云

  赣县区白鹭古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至今已有880多年历史。这里保存着69栋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明清古建筑,有兴复堂、书箴堂、兰善堂、拱祥堂、王太夫人祠、恢烈公祠、书升堂、鼎福堂和佩玉堂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白鹭古村素有“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白鹭古村现有人口约3000人,钟姓人口约占98%。钟姓家族有一甲、二甲、三甲、四甲、六甲和十甲共6个甲,其中三甲官宦人数最多。较出名的有浙江衢州知府钟正瑶、浙江嘉兴知府钟崇俨、河内县知县钟崇保、安徽候补知府补用道钟秀和荣禄大夫一品封典的钟谷。今天一起了解赣南客家名贤——钟谷。

宦海沉浮安天下

  钟谷(1843—1919),赣县区白鹭村人,又名仁銮,字声和,号子善,官名谷。因其是浙江嘉兴知府钟崇俨的第四子,所以在白鹭古村大家习惯称他“四少爷”。

  钟谷从小忠厚孝顺,5岁进私塾读书,颖悟异常,一目数行,10岁就念完五经和古文,文采斐然。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影响,他未能参加科举考试,无法入仕,后捐助军饷而获授知州的官职。时逢社会秩序混乱,又因家道中衰,1868年,身怀鸿鹄之志的钟谷因长兄钟秀在蜀筹军饷,毅然从戎入蜀,因军功保知州尽先补用,赏“戴花翎”。1870年,钟谷授派到湖北主管发落审判局的工作。钟谷精研法律,判决如神,在办案、勘察、放粮等公务中廉洁奉公,才能超群。

  1872年,钟谷升任宜昌府归州知州。归州地处长江三峡,当地一个叫峡口的地方暗礁险恶、水流湍急,不少商船在此触礁,沉落江底,人财两空。钟谷毅然拿出自己的薪金,派人将暗礁炸毁,清除大石,为商船提供了安全保障。

  1883年前后,钟谷曾两次任黄梅知县。初到黄梅时,因江边河口被长江江水冲塌,造成赣鄂皖三省下游的7个县变成泽国,民众饱受水灾之苦。为此,他和三省相关地区士绅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奏报朝廷,在河口处修筑一条二三百里的长堤。获准后,钟谷亲自到河堤督修,保证工程质量。第二次任黄梅知县时,终于把堤建成。三省七县的民众从此告别水患,民众将此堤命名为“钟公堤”。

  钟谷在湖北省任职30年,共修筑荆沔、襄樊、武昌、嘉鱼、汉川、黄梅巨堤等8处,农业增收;平反大案十多起,涉受连累人数千人得到昭雪,“政声洋溢”;在赈济灾民中有突出政绩,朝廷“褒奖员外郎加三品衔”。1897年,朱惠之承办京汉铁路,素知钟谷精明干练,坚持奏请留钟谷督办京汉铁路的南段。钟谷不辞辛苦、身先士卒,在他的带领下,工程进展速度快、质量高,深得朝廷赏识,于是“覃恩晋一品封典诰授荣禄大夫”。

乐心公益行好事

  1898年,钟谷告老还乡,回到白鹭古村。他乐善好施,对公益善举倾囊相助,捐钱在赣州建赣南钟氏总祠,大家推举他任修建赣南钟氏宗祠总理。他还独力捐资修《鹭溪七修宗谱》。

  1908年,受废除科举制度的影响,为适应时代潮流,钟谷和钟益臣、钟香辅、钟蔚春四人一起用世昌堂公款办起“鹭溪初等小学堂”,用于培养族中子弟。1912年,更名为“鹭溪初级小学”。1915年,初级小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增设高级班。创办以来成绩颇著,为政府所嘉许并奉令改为师范小学,政府补助经费等同于中心小学。因为资金都出于白鹭村,政府补助经费又有限,年深日久恐有他变,于是改名为“赣县私立白鹭小学”。钟谷为白鹭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翰墨飘香,音韵传情留后世

  钟谷擅长写隶书,深得汉唐奥旨,笔力劲秀,“京省闻名人咸称之为小钟”,每到一个地方,求他墨宝的人都非常多。他曾在湖北黄州赤壁上写了“赤壁”二字,三尺见方,刊一小引,游人摹获,传为至宝。

  钟谷不仅擅长隶书,还擅长音律,尤其精通《内典》。其父亲钟崇俨任嘉兴知府时,官绅以昆曲为家乐,成为一种时尚。钟崇俨告老在家养了一支昆腔班——“雪聚班”,在家演出,以博母亲王太夫人的欢心。他还娶了苏州出身梨园的平氏为妾(即钟谷的生母)。钟崇俨告老还乡,将这支昆腔班带回白鹭,成为赣州东河昆曲的始祖。

  在昆曲环境中长大的钟谷,自然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昆腔进行了扶植和推广,常常亲自指导“雪聚班”(后改为“凝秀班”),力求精益求精,所排练演出的《白蛇传》《八仙过海》等彩头戏,深受官绅和民众的欢迎。“凝秀班”不仅在东河名噪一时,在赣州府内也名声大振。为了东河戏艺术的传承,他还把东河戏推向民众,凡到白鹭学东河戏的乡民,均安排食宿,分文不取,以至于东河一带学昆腔者愈众。东河戏成为当地争相学唱的一个剧种,“昆腔子弟咸师事之,无出其右者,比之唐朝梨园不为过”。

  晚年的钟谷,生活可称富裕,但仍保持节俭的作风,常常“以物力艰难为训”教育后代,让他们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

  1919年,钟谷在白鹭家中逝世,享年77岁。

  作者简介:

  钟建云,赣县区教科体局驻白鹭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 高忠媛]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