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文化

神奇上堡

来源: 赣南日报
2025-04-14 08:01

  诸广山在罗霄山脉南端,以天水为界,东边属于江西省崇义县,西边属湖南省汝城县和桂东县,上堡隐藏在湘赣浩瀚的林海中。

  春分时节,赣湘古道的江西门,一朵朵的桐花,在阳光下熠熠发白,暖暖的空气,弥漫着一种神秘的山野气息,远山、梯田、竹林,上堡格外静谧。 

  上堡属于喀斯特岩洞地貌,形成于亿万年前的第四冰川纪,地下暗河和地下溶洞,不可名状。在良和村石嵊水口,有一处高四五十米的飞湍水帘,水帘中有一个溶洞,洞中有一条暗河,深不可测,据说有人曾经撒下几担砻糠,几天后砻糠从另一条河里漂浮出来。更神的是,相传洞里有一本无字天书,至今没有探险者一探究竟。

  高山峡谷,水流湍急,瀑布是上堡灵动的呈现。上堡的瀑布,多而奇,去某个村头角落,不经意间,就可能碰上汩汩清泉,或者一条挂在竹林间的飞帘奔到面前。

  上堡的瀑布,有一处是独特的,那就是白水瀑布。沿着古道翻越千米高的南流坳,水从密林中流出,一个宽六十米、高十余米的水帘,底下形成一个水潭,水从高处飘落,回旋如沸水煮粥,白浪翻滚,因而得名白水洞。

  白水洞的水花溅起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据说,明朝中期,赣湘湖郴之间,“猺寇”大起。正德十二年,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十一路大军,突袭横水,攻占左溪,盘王谢志珊逃到思顺桶岗蓝天凤处躲命,凭借天险,负隅顽抗。王阳明亲率中军一路追杀过来,就驻扎在上堡洞运筹帷幄,形成了铁桶式的围困。大战前,赣州知府邢珣率部驻扎在白水葫芦洞,藏在密林深谷中的官军一边佯装谈判,一边趁雨夜袭击蓝天凤,逼得蓝天凤跳崖自杀。谢志珊等“贼首”在山林中四处逃散,王阳明发令搜剿。数日后,在白水洞的瀑布底下,谢志珊、肖贵模等被活捉。 

  平定“贼乱”后,王阳明两次上疏朝廷,割上犹之崇义、上堡、雁湖三里,大余之忠义、永安两里,南康隆平、尚德两里,奏立了崇义县。上堡离崇义县城一百二十里,众山壁立,山多田少,路如鸟道,还和桶岗相邻。王阳明在全县新设立了铅厂、长龙两个巡检司,特别将过埠巡检司移至上堡,防盗安民,保一方平安。 

  由于烽烟四起,连年战乱,山民逃散,稼穑荒芜。王阳明修筑城池,开办学校,促进商贸,下令招抚新民,归来耕作的山贼,就地安顿,分发土地和山林,有的还赠送银两购买农具。王阳明鼓励移民崇义山区,凡在崇义山区开垦的土地实施税赋减免政策。明末清初,大批山民进山开发,这些新移民绝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客家先民吃苦耐劳,大规模垦荒造田,上堡梯田的面积因此迅猛扩大,邻近思顺、丰州、麟潭、文英、聂都等三万余亩梯田,耕云播雨,成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群落。

  藏在深山的上堡,没想到有一天突然声名鹊起,在地图上从此变成了红色。那是一九二七年初冬的一个傍晚,一支特殊的军队来了,这是共产党人建立起来的自己的部队,由朱德、陈毅、王尔琢等率领。宁静的上堡洞顿时热闹起来。 

  在上堡整训纪念馆可以了解到,水北祠堂是当年上堡驻军的大军营。几十幢房子在青山脚下一字排开,祠墙飞檐斗拱,粗大的麻石条和大块的青砖,显示出这幢古建筑厚重的历史,传说朱德的马就拴在祠堂门前的拴马石这里。 

  上堡整训整出了严明的纪律,为湘南起义做足了准备。这支部队在上堡休整了一个多月,武装斗争的经验在这里总结,军事训练在这里开展,民拥军,军爱民,人民与军队融为鱼水深情。

  清明时节,我走进上堡整训纪念馆,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祭奠英烈,神奇的上堡,山花烂漫,茶园青青。(高华龙)

[责任编辑: 李喆]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