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 >> 文化

故乡的新画卷

来源: 客家新闻网
2025-02-11 21:55

  记忆中,故乡于都县车溪乡,宛如一幅以旧墨勾勒的简笔画,质朴且宁静,散发着未被尘世惊扰的安谧。往昔岁月里,它似一位质朴无华的隐者,于时光的褶皱深处,默默守着几分拙朴与静谧。

  彼时的乡间小道,仿若泥土与石子轻声絮语的载体,蜿蜒曲折地串起错落有致的屋舍。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宛如岁月亘古不变的注脚。乡间小道似蜿蜒伸展的绸带,将错落的屋舍、翠意盎然的田畴紧密相连。牛铃悠悠作响,踏破清晨的晨曦与傍晚的暮霭,日子宛如村口老井里缓缓渗出的水滴,声声嘀嗒,诉说着千百年未曾改变的韵律。

  待到那条高速公路如银龙般穿山越岭而来,车溪乡便被注入了灵动的时代脉搏。高速公路似一条熠熠生辉的银练,破山穿林,强势融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刹那间,车溪乡被卷入时代的快节奏之中。曾经,外界的繁华如同山那头遥远的回响,遥不可及;如今,车轮滚滚,带来了都市的新潮风尚与八方的丰富讯息。故乡不再是偏居一隅的旧模样,它如雏鸟勇敢振翅,向着广阔苍穹,敞开怀抱,似要将整个世界揽入怀中。它不再是地图上隐秘无闻的一角,仿佛一本尘封已久的古籍被重新翻开,瞬间光芒四溢。站在宁定高速车溪大桥上极目眺望,往昔熟悉的山水,仿佛被重新晕染勾勒,天地之间,豁然开朗。

  漫步乡间,最能触动心灵的,当属守望广场。段桂秀奶奶始终守望那位“长生哥哥”,从青丝如瀑直至白发苍苍,从豆蔻年华到迟暮之年。广场之上,她的雕塑静静伫立,目光仿佛穿透悠悠岁月,坚定不移地望向远方,那里承载着她无尽的思念,亦留存着往昔烽火的余烬。石板路上,清晰铭刻着红军的足迹,他们曾在此短暂休憩,而后毅然奔赴理想的征程。如今,孩童们在广场上欢笑奔跑,老人们则闲坐一旁,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红色的血脉,在这方天地间静静流淌,生生不息。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先辈们的赤诚热血与后辈们的深深敬仰,历史与现实,于此地温柔相拥。

  田野之间,富硒蔬菜大棚错落有致,宛如一首优美的诗篇。那片曾经只种植传统作物的田野,如今一座座大棚在日光下闪耀如雪。透明的棚膜之下,绿意蓬勃盎然,富硒蔬菜尽情舒展叶片,贪婪汲取大地的精华。它们,已然成为车溪乡走向富足的全新密码。果蔬们不再受限于季节的束缚,草莓在冬日的暖棚中娇艳欲滴地探出头来,西红柿在炎夏的翠绿中点亮一抹亮色,四季果蔬如接力赛般源源不断地奔赴市场,带着泥土芬芳与科技交融的新鲜气息。货车沿着高速公路疾驰而去,让车溪乡的馈赠能够朝发夕至,出现在城市的餐桌之上。田埂间,农民们的欢声笑语与车辆引擎的轰鸣,共同奏响了一曲富足的美妙乐章。

  村舍也已然蜕变出全新的模样,白墙黛瓦替代了曾经斑驳的泥墙,雕花窗棂之中,古韵与新风相得益彰。太阳能板在屋顶上熠熠生辉,尽情收集暖阳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家中的光明与温暖。网络悄然潜入,让年轻人无需再背井离乡追逐梦想。在直播间里,他们对着镜头,自信展示车溪乡的手工艺品,如精致绝伦的竹编、细腻柔美的刺绣;展示车溪乡的传统特产,如古法熬制的醇厚红糖、古法压榨的香浓香油。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指尖上的技艺,就此化作财富的密码,古老的传承在数字浪潮之中,扬起前行的风帆。

  沿着新修的柏油路缓缓进村,路边繁花似锦,这是统一规划打造的景观带。曾经堆满杂物的池塘,如今荷叶田田,游鱼在水底嬉戏,围绕着石头穿梭,已然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绝佳休闲之处。老人们坐在塘边的亭子里,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目光却不自觉追随着广场上嬉戏玩耍的孩童。那里,新建了儿童游乐设施,还有各类健身器材,欢声笑语与健康活力,已然成为乡村生活的崭新日常。

  贯通的高速公路,恰似一条脐带,为车溪乡紧密连接着外面世界的浩瀚繁华,源源不断地输送来发展的机遇与新潮的理念;又似一条丝带,巧妙束起故乡的山水人文,让那些如散落珍珠般的美好,得以惊艳世人。车溪乡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变迁,山水田园依旧是人们心底最柔软的眷恋,却又增添了奋进的风骨。它正向着未来,一路繁花相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盛世新篇。(王信东)

[责任编辑: 彭璐]
客家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230008